政协提案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民主监督+法律监督”携手助力老年人就医
[日期:2023-11-09 11:12:00]
来源:
作者:
为进一步发挥政协提案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创新效能,加强政协民主监督和检察法律监督在公益诉讼领域的协作配合,形成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合力。2023年11月8日,青岛市政协副秘书长、提案委员会主任刘明辉,青岛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主任宋希民,青岛市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王琦,市南区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张炜可等相关人员前往其中一家医院就老年人就医问题开展调研活动,实地检验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成效。
截至2022年底,青岛市常住总人口达到了1034.2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38万人。据国家卫健委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78%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需要经常去医院就诊。在医疗信息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医疗服务项目从线下走向线上,老年人即使拥有智能手机,但大部分只会进行接打电话一类的简单操作,不会使用移动支付、网上预约等复杂操作,加之就医手续繁琐,就医、检查、取药等都需要排队,老年人就医“扫不了”“站不住”“等不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2022年12月召开的青岛市“两会”上,有市政协委员提案反映老年人就医难问题。市南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田峰对此高度重视,责成第四检察部跟进调查,推动将政协委员提案落到实处。该院第四检察部依托《关于加强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的意见》及时与市政协委员取得联系,具体了解提案情况,并就老年人就医改进和优化举措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沟通。
市南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干警走访摸排辖区内6家医院,实地了解老年人就医环境,并随机对54名老年人进行现场调研,发现老年人就医存在对网上挂号、移动支付等方式不熟悉,就医手续繁琐,挂号、就诊等排队时间长,老年人“站不住”,对就医流程不熟悉,存在就医信息鸿沟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检察机关及时制发检察建议,并邀请提案的市政协委员全程参与案件办理,将政协提案以法律监督的方式予以落地落实。
本次调研活动中,调研组前往医院实地查看了对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的落实成效。该医院展示了医前医中医后全过程优化老年人就医环境建设情况:一是线上服务与线下渠道相结合,优化医疗资源,将名医工作室下沉社区,积极参与社区“1+1+1”家庭医生基层义诊服务;二是开设助老窗口,方便老年人现场挂号、缴费、取药等,打造一站式老年人家属代办自助入院模式;三是对电话服务系统进行全面的扩容升级,设立敬老专线,为老年人提供陪诊预约、就诊咨询等服务;四是构建适老化就医环境、加强对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就医的宣传引导,规范各项指引标识标牌、开展就诊指导,破除老年人就医信息鸿沟;五是多渠道招募志愿者参与助医助老活动,搭建助医服务互惠平台。
调研中青岛市提案政协委员于海波表示:“在医疗信息化的背景下,老年人就医确实成为一大难题,提案的来源与初衷也是为了给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就医环境,确保老有所医。在提案落实层面,检察机关作出很多的努力,让我们的提案能够落地见效,切实保障了老年人合法权益。下一步,希望检察机关与政协继续同向发力,拓宽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领域,做好公共利益代表人。”
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安排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实现公益诉讼工作高质量开展具有重大意义。下步,市南区检察院将更好地履行公益代表人职责,加强与政协对接,建立健全政协提案与检察建议“双向转化”工作机制,着力推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与政协民主监督、媒体监督工作双赢多赢共赢,实现“1+1+1>3”的效果,在推动解决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上持续发力。